01
—
成语解释及出处
党同伐异:拼音是dǎng tóng fá yì,指结帮分派,偏向同伙,打击不同意见的人。出自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。
图片
范晔 | 图片来源于网络
02
—
原文节选及翻译
原文: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怀经协术,所在雾会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至王莽专伪,终于篡国,忠义之流,耻见缨绋(yīng fú,指古代官员的冠带与印带),遂乃荣华丘壑,甘足枯槁。虽中兴在运,汉德重开,而保身怀方,弥相慕袭,去就之节,重于时矣。
翻译:自汉武帝以后,朝廷推崇儒学,士人怀里揣着经书、嘴里挂着儒术,走到哪儿都像云雾聚拢般成群结党。结果闹出石渠阁(西汉时用于存放图书、历史档案和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,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,距今已二千余年)里争经义、分派别的场面,也兴起了“袒护同门、打击异己”的风气,死守章句的读书人一时遍地都是。后来王莽假行仁义,到底篡了汉室,那些真正讲忠义的士人,觉得戴他的乌纱帽是奇耻大辱,便躲进深山丘壑,把荣华看成草芥,心甘情愿过那枯槁清贫的日子。即使后来光武中兴,汉室再兴,天命重归刘姓,大家仍旧把“保全身节、怀藏正道”当成时髦,互相仰慕仿效;在“做官”还是“归隐”的取舍上,把节操看得比性命还重。
03
—
成语应用
一些美国政客以“自由、民主、人权”卫道士自居,根据自身好恶评判别国是否民主,在国际上炒作所谓“民主对抗威权”叙事,实质是固守冷战思维、零和博弈错误理念,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党同伐异、推进地缘战略的工具,极力维护美西方既得制度性权力,维护以盎格鲁-撒克逊文化为核心的“西方中心主义”和“白人至上主义”。
坚持互利共赢就是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建设持久和平、普遍安全、共同繁荣、开放包容、清洁美丽的世界。为此,就要摒弃零和博弈、丛林法则、唯我独尊、党同伐异等不合时宜的旧思维,树立相互尊重、平等协商、合作安全、开放发展、包容互鉴、珍爱地球、同舟共济、互利共赢的新理念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